2015年10月下半旬的一天我正在等紅綠燈,突然班群一條“招新”的通知下來了,那時一個月前院報第三輪面試失敗的失落感偶爾還和我打招呼,所以在看到這個通知的時候,內心就覺得機會來了,考慮了一分鐘便發(fā)短信給招新的老師,不一會老師回短信讓下午去開個會再聊。
忘了過程是什么,忘了說了些什么話,也忘了見了哪些人,只知道,就這樣當上了校園記者,成了校官微大家庭中的一員,實現了我大學里一直想要實現的小目標:剛開學的時候時常看到扛著相機戴著工作牌拿著筆記本的學長學姐,那時候我便想,也許那就是校園記者吧!實話說,那個時候的內心十分憧憬有一天,這些忙忙碌碌的人兒中也有我的身影。
還記得自己在校園記者的路上毫無經驗的經歷了好多第一次,第一次去采訪第一次去寫稿第一次去拍文章配圖第一次拿起單反去拍活動照片……事實上這一切都很茫然,因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了解,一開始接到任務就匆匆趕去,滿懷激情的想去完成任務。可當真的接觸到校園記者這個身份的時候,我才真的意識到一直所向往的校園記者生活是那么的陌生。
第一次寫稿的時候,是寫英語語音室,這幾天倒回去看這篇文章的時候不得不笑自己,好像除了采訪的內容其他文字應該都是被部長或者老師改動了,因為實在是太差勁了。那個時候在沒有任何了解的準備下去到英語語音室,碰巧那個時候在自習,進去跟老師說明身份以及目的后獲得在不打擾的情況下自便的權利。我便拿著數碼相機拍下我可能要的照片(事實上我不知道我能要什么照片,些許的不知所措),走了一圈教室,拍了幾張自認為很不錯的照片跟老師道聲謝謝便走了,課后找到那個班的學姐,在她的推薦下采訪到了一個學長(半年后我才知道,神奇的我采訪到了他們學院的學生會主席(≧▽≦)/好激動),好不容易磨磨蹭蹭把稿件寫好發(fā)給老師,本以為一切都好了。誰知道被老師叫去辦公室說了一頓,稿寫得真爛、圖片拍得真差……“照片怎么不拍正面的,人家的后背很好看嗎”“這個你要先描述出來,語言要自己精簡,不要人家說什么就寫什么”……一輪下來,最后的結果是稿件重寫照片重拍……然而第二次的圖片雖然有了可觀性但是在手抖的情況下還是拍差了,稿件內容雖然比第一次有了寫規(guī)模也還是寫差了……最后老師可能覺得我沒救了,干脆直接自己改了些文字,照片也湊合用著……現在回頭看那篇稿件真的是…差得…無話可說。
第一次扛著單反去拍校外的粵劇節(jié)活動,也是激動,第一次扛著單反以至于不知如何下手…還特地在QQ上請教了遠在山東念書的小學同學…然后去拿相機的時候攝影部部長交代了幾句怎么拍大概拍什么我就屁顛屁顛的跑了……啊內心想著這次有了點經驗肯定能拍好了吧!然而這只是自己做的白日夢……以為拍照不會很久,所以激動得沒有吃晚飯就跟同學搭上公交就走了……激情滿滿……信心滿滿的……于是乎那晚我餓著肚子蹲了三個小時,也走了全場。最主要的是我拍的照片都是糊的!無法聚焦!我不死心,覺得肯定是我拍錯了,又認真的拍了一下還是糊的!還是不能聚焦!然后趕緊拿手機去跟學姐說相機拍不了,學姐說不可能呀……說了很久總之就是說不可能不能拍,好吧……我放棄,我自個兒摸索一下吧。
然后旁邊一個好心的大叔幫我調試了一下最終還是無果,真的是相機問題!!那時候急的我喲就差一把眼淚了……內心閃過一部因為沒有完成任務被懲罰的戲,跟舞臺上的粵劇有得一拼,內心很是絕望的哭泣。大叔估計看我是真的急了,跟我聊了會天知道我是校方媒體的(大叔內心會不會覺得我們學校宣傳部很渣?竟然有我這種渣渣),便跟我指了一個正在拍照的大叔,讓我去問他要一下照片,說清楚身份和用途就好了。于是厚著臉皮的我上前問了照片,對方很是歡迎,于是留下聯系方式也拯救了無知的我……
最后,餓得頭昏眼花的我回到學校去找學姐借了電腦,然后開始各種厚著臉皮給大叔發(fā)“轟炸”短信,一直問什么時候可以發(fā)照片給我……然后半醒半睡等了一個晚上,終于在凌晨六點收到了照片……然后趕緊在大清早爬起來整理照片,后面暈頭轉向在文章配圖后面忘記署大叔的名字,結果照片成了我的名字(內心的絕望,對不住大叔,雖然他說沒關系不介意)。
這個經歷的最后……我“完成”了任務,認識了一個好心的大叔,還練成了厚臉皮……只是到現在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那晚的相機會出現無法聚焦的情況,嗯,也不是很想知道了,那晚的“驚心動魄”現在還能隱隱感受到……真的是太可怕了。
熬過了所有的第一次,慢慢的都上手了,只是一直到現在我的文字質量一直都沒有學會很好的用特定的角度去寫,如何更好的去告訴別人某一件事。但不管如何,我,轉正了。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校園記者了。
故事發(fā)展到現在,寫了不少稿采訪了很多人講述了不少的事,成為一名專職責編校園記者,不再需要去拍照也不必害怕面對拍不出照片的恐懼。這一年多的校園記者經歷還歷歷在目,雖然時常因為寫不出稿對著身邊人亂發(fā)脾氣,常常為了稿件麻煩很多的人,也經常為了稿件熬夜甚至通宵,但也有了很多有趣的事認識了不少的人經歷了不少東西。其實跟著老師們和學姐們學到了很多東西,雖然也被罵過很多被說過很多,但至少也收到過不少的肯定。校園記者這條路是痛并快樂著的經歷,有喜有厭,但很感恩,感恩幫助過我的人,支持我的人,同時還有批評過我的人,因為他們我才能讓自己在這條路走得更好更遠。
[文:文法學院2015新聞學 賴小婷]
|